在外贸这件事上,粤企如何拼出新天地?|年中经济观察
自从改做跨境电商,云旗辉煌公司创始人黄敏感觉一天像有48个小时。
早上8点,工厂在马达声中开工;上午,他和设计部门开会讨论马上要新增的款式;产品流量、销量数据在后台疯狂跳动,直到深夜12点,黄敏决定今夜就暂歇在工厂里,“数据比较好,可能要两个小时起来看一次。”
悉尼(+2小时)、多伦多(-12小时)、巴黎(-6小时)……他调侃,老外贸人手机里至少有5个世界时钟,掐着时差和全球客户沟通,但在有了跨境电商的今日,“掐时差”变成了“随时On Call”。
今年是跨境电商十周年。自2014年跨境电商全过程数据正式纳入海关监管,这种从21世纪初兴起的“海外代购”新模式走出灰色地带,各电商平台驶上了经营规范化之后的快车道。
作为外贸大省的广东,跨境电商更是跑出了“加速度”。2015—2023年,广东跨境电商规模从113亿元增长至8433亿元,年均增速71.4%,如今占全国比重超过三分之一。今年上半年,广东跨境电商规模已超过4200亿元。
面对跨境电商这趟高速列车,有人追赶,有人适应,有人出局。老外贸人感慨“打法变了”,但正是在跨境电商这种略显草根的新业态上,彰显了广东外贸顽强的生命力。毕竟,在做生意这件事上,老广从来不输。
在快速变化的外贸生意中
“拼了命赶上这趟快车”
在番禺钟村,首饰珠宝产业已蔚然成“圈”,来自全球各地的原材料经过巧匠之手,化成栩栩如生的饰品,通过TEMU(多多跨境)“飞向”世界。黄敏的饰品加工厂便坐落在村里一条安静的小巷中。
“创业十多年从没这么辛苦过!”黄敏说,TEMU平台起量快、销量大,一上线订单量飙升。为了跟上节奏,他们紧急招工、几乎每天都是24小时在赶工,还成立了设计团队。黄敏回忆道,他做线下跨境贸易起家,从2016年通过独立站出海、到2023年入驻TEMU,近年外贸生意的变化之快,令他瞠目。
尽管开局艰难,黄敏还是铁了心要干下去,“拼了命赶上了这趟快车”。
光是为打造企业内部的ERP管理系统,他专门组建了一个团队,耗时近3个月完成。“外贸做生意的方式变了。过去传统的接单、生产、出货,一单要做几个月。现在我们通过数字化改造,优化供应链管理,产能与订单处理效率都大大提升。”
如今,公司每天在TEMU平台上的销量稳定在数千单,成为“头部”商家,主销欧美市场。
数公里外的南村,又被称为“SHEIN(希音)村”,狭长的巷道仅容一辆货车通过。村民自建房一楼的玻璃门掩起,推门而入,别有洞天。
时值服装行业传统淡季,车间里赶工热火朝天:红色纱布、绿色棉料、豹纹绒料分品类放在缝纫机旁,每一台缝纫机前都坐着一位熟练的车工,还有头发灰白的老手艺人在旁指导。
吴小鸿坐在铺满连衣裙的大桌前,她逐一检查每条裙子的做工、标签、走线,这是制衣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一旁,员工将衣服打包装进印有“SHEIN”标签的透明袋子——从接到海外订单到设计、出品,仅需短短7天。
按需生产、“小单快反”、柔性供应链,让希音(SHEIN)在海外市场席卷快时尚行业。
“车间从早上开工到晚上收工,每天生产大概3000件成衣。”吴小鸿边说,边用U形小剪刀仔细地剪掉裙子上的线头。自从与希音合作以来,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库,每一个环节都需紧密衔接、高效运转,“对产能和供应链管理能力都有极高的考验,质量关更是严格,超过一定数量的质量问题会导致整批货物被退回。”不过,希音平台回款快、单量稳定的特点,在海外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是不错的选择。
广交会跨境电商和海外仓展示区内,参展商正向境外采购商介绍摩托。
放眼全球,跨境电商这股潮流方兴未艾,成为外贸快速发展的新引擎。而依托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完善的外贸产业链,跨境电商正成为广东深入实施“五外联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动能。
今年春季举办的第135届广交会上,首次设立了跨境电商和海外仓展示区。来自波兰的五金采购商薛麦克专程前来咨询:“我希望在欧洲的电商网站上实现零售,你们可以提供相关渠道吗?”他相信,这将是未来全球贸易的趋势。
AI“一键匹配”海内外供给需求
跨境电商见证时代转型
1974年,老广的记忆中有两件大事。一是广州火车站正式运营,二是流花路广交会展馆落成。四年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南粤大地,广州火车站商圈成为了当年中国外贸最为活跃的商圈之一。
福建人重商,黄敏儿时见过许多父老乡亲到广东“淘金”,在商铺里与外国客商谈笑风生,在广交会展馆门前留下西装革履的合影……也有懂计算机的前辈做起了C2C的生意,在亚马逊等平台接了订单,直接从工厂用小包裹将商品直邮发往海外,但这样的生意一度被视为“野路子”。
2013年,商务部等部门发布了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2014年,海关总署增列海关监管方式代码“9610”,全称“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适用于境内个人或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交易。
也是那一年,黄敏大学毕业,决心出海闯一闯,做起了东南亚的出口手表生意。“常年在东南亚出差,挨家挨户上门找当地代理商,卖一块手表只能赚几块钱。”转变出现在2016年,他通过和团队搭建独立站,把广东生产的手表直接以零售的方式卖向东南亚,单品利润一下变成了几百元,还免却了代理商拖欠货款的风险。
2020年,席卷全球的疫情让传统跨国贸易陷入低谷,国内跨境电商平台崛起,在海外形成攻城略地之势。黄敏创业念头再起,开设了饰品生产工厂,并于2023年5月以云旗辉煌的品牌入驻TEMU。
“如今,国内已有上万家中小制造企业借助多多跨境出口海外。优质供给为平台吸引了更多消费者,促成更多订单成交,反过来又能帮助商家增加利润,从而推动平台生态正向循环。”多多跨境业务经理张超说。
时代的洪流中,每一个个体都能感受到被跨境电商浪潮推动的一股“转型之力”。
数字化让供应链变得更“短”。希音建立起首个服装制造创新中心,持续输出柔性供应链标准,为供应商提供数字化技术工具;TEMU通过更快更准地识别海外不同市场的消费趋势,帮助工厂灵活调整生产计划与策略。人工智能等技术让隔着千山万水的海外用户需求与国内产品供给一键匹配,从“人找货”转为“货找人”,大幅提升流量运营及交易撮合的效率。
社交媒体让买卖交互更近。佛山家居制造商何大勇开设了亚马逊和TikTok全球店铺,一位美国客户在评论中建议,在设计中增加现代元素。收到反馈后,何大勇迅速调整产品设计,新产品的销量节节攀升,“我们第一次感受到海外客户的反馈可以这么近。”
推出新品的速度快到极致。每天诞生1.6个新品,从开发到上市最快只需45天……深圳的乐其公司在创新路上“一路狂奔”。“我们开发的2000多款产品中,有一半是与用户紧密合作诞生的,秘诀就是通过跨境电商这种直接的方式,实现与海外用户的共创。”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跨境电商是推动传统外贸转型升级的新质生产力之一,而广东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涵盖了众多行业和领域,为跨境电商提供了丰富的产品资源和供应链优势。”国务院参事、中国跨境电商50人论坛发起人汤敏如是说。
涓滴汇成海 引力聚潮汐
他们想拼出新天地
吴小鸿通过SHEIN平台,获得了长期稳定的订单和收入,多年从事服装的丰富经验让她在同行中能保持领先。但对她而言,眼下不是生意的“诗和远方”。
“我们最早做童装品牌,疫情期间关掉了线下门店,恰好希音兴起,便转为希音的生产商。”她说,国内服装品牌的设计、做工遥遥领先,若能成功打造自主品牌出海,可以获得更高的成长性。
但另一方面,自主品牌独立出海,也意味着要面临更大的风浪。她打了个比方:“希音这样的平台就像一棵大树。大树下好乘凉,荫蔽了一方林下生机,让我们在产品出海的过程中免于遭受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但只有敢‘冒头’成为大树,才能收获更大的成长空间,赚到上一层的阳光和养料。”
提供“一站式跨境服务”的平台也感受到,希望携自家品牌出海的企业越来越多。
“不少客户咨询跨境业务,最主要的目标是提升海外品牌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雨果跨境总监杨熙哲说,中小企业通过跨境电商提高产品知名度,为未来“品牌出海”打下良好基础。
“历经10余年发展,中国跨境电商已从野蛮成长到了精耕细作的阶段。”亚马逊中国副总裁、亚马逊全球开店亚太区市场及合作拓展负责人邱胜亦有同感,在中国卖家出海的道路上,品牌化、数智化和合规化,已成为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必要途径。
全球跨境电商“三中心”展览的出口产品。
每一朵浪花都有自己的形状,但引力会将它们牵向潮汐的方向。
为了让更多企业迎风而上、赶上跨境电商红利,广东接连出台扶持政策,提供更好的土壤。
广东省出台12条跨境电商稳定发展支持政策,鼓励各地建设跨境电商孵化器和众创空间,释放中小跨境电商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同时,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支持希音、TEMU等平台企业迈上千亿级,新增建设31个省级公共海外仓……
去年年初,全球跨境电商卖家服务中心等组成的“三中心”落户广州;今年6月涉外法商融合创新基地、涉外法律服务中心、涉外法治人才实践基地(即“两基地一中心”)在广州挂牌,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更加完整的涉外服务。
跨境电商的从业者不再单打独斗。如今,广东已有13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全省21个地市已全部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
每一个时代的参与者命运紧紧相连,汇聚成更加澎湃的前行动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