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应正确对待批评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青年干部不是“闻过则喜”,而是“闻过则怒”。由于他们大多是“三门”式干部,经历、锻炼、磨炼相对较少,常因一句赞扬就喜笑颜开,一句批评就撂挑子,反感别人给自己提意见,认为提意见就是“揭伤疤”、跟自己过不去,因此怒而视之;有的闻过则辩,想方设法为自己辩解,甚至强词夺理、文过饰非,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正确,不能正确对待自的“过”与“非”。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阻碍了个人成长进步,也给各项工作开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正确对待批评,应具备“闻过则喜”的雅量。广大青年干部在工作中,由于多方面原因,难免会遇到来自工作失误时的批评之语、落实政策时的质疑之声或者走访群众时的建议之言。面对群众的批评之语、质疑之声、建议之言,青年干部要多点闻过则喜的雅量,虚心听取各方声音,并在听到批评意见后第一时间学会深入反思,多从自身找原因,及时查找纠正自身存在的欠缺,才能使自己日臻完善。要正确看待问题,绝不可陷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批评焦虑症”,要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对待和接纳批评,秉持“归零”心态,在领导的批评之语、同事的建议之语、群众的期盼之言中寻求问题“最优解”。只有多听逆耳箴言,主动揭短亮丑,不断检身改过,才能在干事创业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不走“岔路”。
正确对待批评,应端正“知过不讳”的态度。如今,有些青年干部对批评“避之不及”,稍有质疑之声便“如坐针毡”,对工作上存在的问题“讳疾忌医”,遮遮掩掩怕人知道,畏畏缩缩不敢自查,最终只能是自欺欺人,等到“病入骨髓”已是悔之晚矣。“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敢于正视改正自己的缺点,是一个人进步的动力。青年干部应充分认识到,“大批评大进步,小批评小进步,不批评不进步”,批评并非是对个人的否定,而是成长道路上的助推器和垫脚石。要正视出现的问题,才能找准问题的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其次要摆正心态,以反躬自省的态度“知过不讳”,在工作中出现错误和失误时,面对来自组织、群众的批评建议能够谦虚谨慎、不急不躁,坦然面对过错和不足,以“闻过则喜”的自觉虚心接受,主动自查自纠,时常告诫自己戒骄戒躁,努力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升。
虚心接受批评是一种智慧和修养,更是一种态度、能力和水平。青年干部面对基层点多、线长、面广的各种纷繁工作事务,避免不了因认识不到位、能力不适应、经验欠缺等因素而造成工作上犯错。批评声其实并不可怕,最怕就是平时听不到批评声。作为青年干部,要始终牢记“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要有敢于直面错误的勇气,既要勇于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批评,也要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以豁达的胸襟正视错误,真正把错误当作前进路上的“垫脚石”。绝不可有“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错误思想,面对批评之声,要拿出谦虚、真诚的姿态,主动向他人求教,及时剖析、追根溯源,客观分析错误形成的原因,找出自己在业务能力、理论知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拾遗补缺、奋勇前行。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心态经常性自我检视。唯有如此,才能对自己的短板和不足有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在工作实践中时时纠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