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特别策划|不一样的颜色 一样的初心使命
编前话
在军营,他们摸爬滚打,锤炼了一身过硬本领,磨砺出坚毅刚强、不畏艰险的军人品格;光荣退役,他们脱下戎装,成为一名政法干警,虽然身份改变,但他们的初心不变、使命不变,他们把军人的作风融入工作中,迎难而上,成为领导、同事最信得过的人,成为百姓最安心的“守护者”。今天是“八一”建军节,让我们对这些政法干警致以节日的问候,并一起来感受他们在政法岗位上永葆本色、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精神风貌。
守住心中的“长城”
——记秦皇岛市抚宁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志强
文/图 河北法制报记者 刘波
王志强踏查长城遗迹。
秦皇岛市抚宁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志强的办公室,窗台、桌面被擦得一尘不染,材料、书籍摆放得井然有序。“这都是我当兵的时候养成的习惯。”王志强说。
以身作则
在每个岗位不失军人本色
7月22日,秦皇岛市人民检察院要在抚宁区检察院召开长城保护、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公益诉讼推进会。抚宁区检察院作为该市检察系统出特色、创品牌的基层检察院,不但要在会场做两项公益诉讼工作的经验发言,还要负责会议整体的流程设计、会场布置等工作。作为检察长的王志强,从用什么样的袋子装什么会议资料,到发言稿与汇报片的衔接,事无巨细,他都亲自过问。
“我觉得当兵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细节的把控和严格的自律。”王志强说,1989年他当兵入伍,从部队考上军校,直到2003年转业到秦皇岛市人民检察院。
转业到检察机关后,王志强几乎没有迟到早退的情况。2021年,就任抚宁区检察院检察长后,他首先抓的就是全员的考勤。
“每天他都来得最早,走得最晚。”抚宁区检察院副检察长茹殿利说,王志强当了检察长后,虽然每天他都要从市区驱车二三十公里到抚宁,但是每天他都能最早到办公室。
“领导都带头做了,我们还能说什么呢?”抚宁区检察院四级调研员宋长万说,王志强不但在考勤上严格要求自己,还在很多事情上身先士卒。
抚宁有68公里长城遗迹,要做好长城保护公益诉讼首先要做好长城沿线的文化古迹、民俗文化等内容的摸排整理。而长城遗迹大部分在抚宁的北部山区,道路崎岖难行。王志强带头开展了长城遗迹的踏查工作,每次走访长城保护志愿者,他都要跟着志愿者沿长城遗迹行走十几公里。抚宁区检察院根据踏查情况,向相关部门和乡镇下发了检察建议。2021年抚宁区投资了300多万元,除险加固了从程家沟到石碑沟一线6公里的长城。
“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我们做领导的就要冲锋在前,这样大家才有干劲。”王志强说。
能力为先
让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位置
“好多年轻干警都跟我说,他们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感觉到被重视,被尊重。”抚宁区检察院政治部主任李振秋说。王志强到任之后,就和院里大部分干警面对面谈了心。王志强在几次全院干警大会上都要求,各部门领导、各副检察长都要掌握干警的思想动态。同时,工作的时候,干警要站在部门领导的角度,部门领导要站在院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只有这样,院里的各级领导才能了解干警所需所想,为干警解决实际问题;干警在处理案件的时候,才能具备大局意识,从全局思考问题。
为了培养年轻干警,王志强积极选派能力强、业务精的年轻干警到秦皇岛市检察院跟班实训、到省检察院实地参训。只看能力不看资历,不少年轻检察官都担任了部门领导职务。“我经常对干警们说,踏实干好每一天的事,就是他们的任务。”王志强的做法,让抚宁区检察院的干警们思想统一,干劲十足。
去年年底,一起涉黑案件移交给了抚宁区检察院,为了尽快完成任务,负责案件公诉的检察官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在大家的努力下,这起涉及十几名犯罪嫌疑人的涉黑案件,如期完成了公诉,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在王志强的带领下,2021年,抚宁区检察院办理的“程家沟至石碑沟段明长城保护职责行政公益诉讼案”获评全省检察机关长城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2022年,该院办理的“督促保护散葬烈士墓迁移行政公益诉讼案”获评全国检察机关千案展示案例。
法槌奏出和谐曲
——记张家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副庭长刘馨宇
工作中的刘馨宇。
文/图 河北法制报记者 梁燕
38岁的刘馨宇,10年前曾服役于火箭军某部,荣立过个人二等功。如今,他担任了张家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副庭长。在法院工作的10年间,他先后获得“2020年全国法院特赦实施工作先进个人”等十几项荣誉称号。“八一”前夕,记者专程采访了他。
保护妇女儿童 合法权益
2012年11月,从部队转业到法院工作的刘馨宇,虽然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但他仍然保持着军人的良好作风,转业当年就一次性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法官。在从事审判工作中,面对自己法学理论基础的不足,在领导和同事们的鼓励帮助下,他又取得了研究生学历和法律硕士学位。
在刘馨宇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一摞摞案件卷宗,他对记者说:“有的案件,卷宗多达十几本,要想办好每一个案件,每一页都要认真研究,抽丝剥茧,不得有丝毫马虎。”
刘馨宇清楚地记得,2018年他在办理一起离婚案件中,男女双方在解除婚姻关系、共同财产分配、子女抚养等方面产生重大分歧。离婚案件不同于其他的债权债务纠纷案件,一旦处理不好,不仅会损害人民法院的公信力,而且会间接伤害当事人的情感。对此,他反复给双方当事人讲离婚会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伤害等,以法官的真诚换取当事人的真情。
就这样,整个庭审从下午开到天黑,持续了4个多小时,使双方当事人态度上有了大的改变。庭审结束后,刘馨宇又6次背靠背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离婚调解协议,2岁的女儿由女方抚养,男方在一审判决的基础上再多给女方一部分补偿。
秉公执法提高 办案效率
2019年5月,刘馨宇到审监庭工作后,尽最大努力提高办案效率,减少诉讼时间。
今年3月,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赔偿纠纷再审案分到刘馨宇手中,他立即加班加点阅卷。原来,邱某经营一家小饭桌,雇朱某帮其在小饭桌做饭和值夜班。后来朱某因心脏疼痛在小饭桌吃药时,被邱某看到了,邱某让他回家休息,朱某说没事,吃点药就好了。朱某连续值了两个月夜班后,一天凌晨突发心脏病摔倒,后送到医院救治。因朱某治病花了不少钱,向邱某索要赔偿,邱某不给,后诉至法院。找到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焦点后,刘馨宇顶着炎炎烈日,骑车到某医院档案科调取了全部病历资料,并把病历资料给邱某质证,在证据面前邱某表示认可。最终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朱某当场拿到了2.5万元赔偿款。该案从立案到调解结案仅历时15天。
倾尽全力化解 矛盾纠纷
刘馨宇每年要办理各类案件300余件,很多疑难案件在他的努力下,都得以调解结案。
今年2月,刘馨宇办理了张某与某事业单位的劳动争议再审案件。张某是企业职工,因为该单位没有在张某退休前给其交养老保险,导致张某退休后无法正常领取退休金。于是,张某将该单位诉至法院。双方对于应赔偿的养老金具体数额发生重大分歧。刘馨宇接案后,先后多次到市社保局等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并找到了能够说服双方当事人的合理依据。
经过刘馨宇多达15次的调解后,双方终于达成调解协议,张某拿到了25万元养老金赔偿款。这起长达8年的纠纷,最终彻底化解。
岁月葱茏,服务群众的信念更坚定
——记石家庄市司法局组织培训与警务督察科副科长李志荣
李志荣把祝福送到帮扶群众手中。 (资料图片)
河北法制报记者 鲍娜军
7月26日,在石家庄市司法局,当记者采访转业军人、该局组织培训与警务督察科副科长李志荣时,他把记者带进了那段军营的青葱岁月。
1993年12月,18岁的李志荣穿上绿军装,离开江苏建湖老家,来到风土人情不一样的北方。“严谨、扎实、苦干,是工作的基础!”“别人害怕的,咱一定干好,要让领导和战友们放心!”火热的军营,培养了李志荣青春的激情与不知疲倦的勇往直前。
他在军队“大熔炉”中收获着成长,当战士、考军校,成长为一名装备干部。一年初冬,集团军开展跨区机动演习。保障中,突然接到“7台专业机械设备急需抢修”的任务后,他二话不说,带领12名战士直奔抢修点。初冬的夜晚,大家迎着扑面而来的山风,连夜在大路边抢修装备。手指磨破了、掌心全是水泡、肚子咕咕叫、浑身上下沾满油泥……印象最深的,还是一次次顺利完成应急保障任务后,战友们在一起的欢腾、兴奋和喜悦。
在部队,李志荣从事的是危险品管理工作。不论酷暑严寒,他进库房、下基层,都是戴着防护面罩、穿着防护服,将所有数据核实准确,从没出现过事故。正因此,他先后荣立7次三等功,获原总装备部科技进步发明三等奖,2000年在军区大比武中荣获“优秀‘四会’教练员”称号,2001年光荣地代表所在单位接受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2012年,李志荣脱下军装,转业转行不褪色,留在生活近20年的“第二故乡”——石家庄市,走进司法行政队伍,在热爱的这片土地上继续奉献。
在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李志荣坚持动真碰硬、深化思想发动,建立工作台账,在全系统梳理整改顽瘴痼疾问题58个,建立健全制度机制120余项,获得大家一致好评。
李志荣坚持在岗位上学习本领,研究制定《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履职手册》、“保廉日”等工作措施,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
李志荣大力弘扬英模精神,选树先进典型60余个,组织高瑞奎先进事迹报告会3场、讲故事活动1000余场次,受到司法部、省司法厅和石家庄市委领导表扬。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帮扶工作衔接中,李志荣发动、组织局机关45名同志和19家律师事务所、4家公证处工作人员,深入群众家中,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拉家常,弯下腰帮群众整理田地,打扫卫生。3年时间,李志荣40多次走访帮扶平山县木厂村、灵寿县柳沟村123个贫困户,送法律知识,提供物质帮助……石家庄市司法局党组和2个驻村工作队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
岁月葱茏,李志荣服务群众的信念更加坚定!生活在自己深爱的土地上,怀揣着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敬畏之心,李志荣表示:要继续发扬军人的优良作风,坚守初心使命,勇挑重担,在平凡岗位上再立新功!
军绿藏蓝同底色 永葆初心铸忠诚
——记涞源县公安局缉毒大队大队长侯东海
河北法制报记者 刘彬
曾经,他是一名军人,胸怀祖国、矢志不渝;如今,他是一名警察,打击犯罪、服务为民。从军营到警营,从人民子弟兵到人民警察,流逝的是时光,改变的是容颜,未曾消褪的是本色和初心。他用责任和汗水延续着军人的誓言,以军人的姿态守护着人民警察的为民情怀。
他就是涞源县公安局缉毒大队大队长侯东海。
用脚步丈量无毒净土
主持涞源县公安局缉毒大队工作以来,侯东海带领民辅警抢抓时机,实地踏查、巡控走访、宣传教育等多措并举,全力扫除毒患。
为加强毒品原植物种植管控,侯东海与同事们结合辖区实际,在重点乡镇的沟沟坎坎都留下了踏查的足迹。他常说:“我们多承担些苦累,多流些汗水,辖区的百姓就多一份安宁。”
为全面巩固禁毒成果,侯东海组织全队民辅警对工作形势和特点进行细致分析研判,在有关单位和乡镇大力协助配合下,采取张贴通告,悬挂彩旗、条幅等方式,在进出乡镇、重点林场、社区村落的路口开展重点宣传引导工作,与当地群众面对面讲解原植物毒品特征、毒品的危害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形成警民携手、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确保辖区始终保持毒品原植物“零种植、零产量”。
下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随着禁毒斗争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禁毒宣传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普及法律法规和毒品预防知识,增强全民识毒、防毒、拒毒意识是关键。
今年3月12日,随着禁毒主题公园的落成,涞源县禁毒宣教融入了新元素。今年年初,涞源县禁毒委牵头在主城区街心公园的基础上,融入禁毒元素建设禁毒主题公园。建设禁毒主题公园倾注了侯东海的大量心血,从选址、规划、建设、验收、投入使用,近三个月的时间,他多方奔走协调,全力保障公园建设。
拔钉追逃展“亮剑”精神
今年以来,经不懈攻坚,侯东海带队先后将历年两名涉毒在逃人员劝降、抓捕归案,有效剔除了危害社会健康肌体的毒瘤。
2021年6月,侯东海带队侦办案件时发现王某某涉案其中,侦查中发现其已潜逃,虽经数次摸排研判,但并未取得实质进展。为突破案件瓶颈,全队同心协力开展相关工作,不断加大对王某某的缉捕力度。同时对其家属做思想工作,劝说家属配合公安机关工作,劝其早日投案自首。在缉毒大队民辅警不懈努力和政策感召下,今年5月10日,王某某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如实供述了作案事实。
2021年5月下旬,缉毒大队在工作中发现线索,嫌疑人焦某某先后将冰毒贩卖给黄某、孟某两人。掌握确凿证据后,侯东海和同事们果断出击,将黄、孟二人抓捕归案,但焦某某潜逃。
经过不断攻坚,今年4月5日,终于获悉了焦某某藏匿在云南省昆明市某地的消息。抓捕小组于4月7日凌晨3时许赶到目的地,在确定了焦某某落脚的具体房间信息后,果断出击,将潜逃近一年的焦某某抓获。当日17时许,抓捕小组押解焦某某踏上归程,9日凌晨安全到达涞源。经审讯,焦某某如实供述了作案事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