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卖“碳”,这样的森林不一般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世豪
8月23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举办塞罕坝降碳产品价值实现暨金融机构授信签约仪式,12家企业购买了塞罕坝机械林场等8家单位的降碳产品,实现价值转化2460.59万元。
塞罕坝降碳产品价值实现暨金融机构授信签约仪式现场。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供图
这并不是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次进行碳汇交易。
2018年8月,塞罕坝机械林场在北京环境交易所与北京兰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了首笔造林碳汇交易,交易量3.6万吨。
截至今年1月,林场首批签发造林碳汇核证减排量18.275万吨,已完成销售16.2756万吨,实现收入314万元。
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啊。
与减排相比,固碳具有成本低、易施行、兼具其他生态效益等显著特点。
塞罕坝机械林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马宁 摄
与草原、湿地以及农田、荒漠等生态系统的固碳效果相比,森林吸收固定的碳大部分储存在林木生物质中,具有储存时间长、年均累积速率大等明显优势,哪怕林木转化成木产品也同样能够储碳。
有媒体曾对不同降碳方式做过成本对比:
造林/再造林技术去除二氧化碳的成本10美元/吨至50美元/吨;
生物质能源+二氧化碳(Bioenergy with CO2 capture and storage)捕获和储存技术去除二氧化碳的成本100美元/吨至200美元/吨;
直接空气捕捉技术最昂贵,去除二氧化碳的单吨成本达数百美元或更高。
相关推荐: